为发挥家校心理育人合力,共同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,学院组织开展主题为“以心观心、以心育心——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家长应对技巧”家校共育线上心理讲堂。本次讲座由教育与科学学院教师梁昕主讲,在校学生及学生家长参与观看近3000人次。

梁昕老师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入手,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发展核心特点,包括自我认同的探索与重构、情绪体验的“过山车”模式和关系需求的矛盾等方面。随后,就大学生在校园成长中的常见挑战,提出三“心”应对策略:一是用“心”为基础的观察策略,特别介绍了常用观察方式的具体脉络;二是耐“心”为核心的应对策略,重点讲解了“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”的关键原则;三是细“心”为原则的干预策略,主要说明了需要干预的7种情况以及干预策略。最后,着重强调家长在面对孩子心理健康困扰时需要传递给孩子“我一直都在”的心理支持理念。讲座现场,氛围热烈,学生及家长认真观看,积极互动。

“教育离不开学校,但更离不开家庭”,家庭是心理教育的天然环境,更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。学院持续组织开展“家校共育”线上心理讲堂,至今已有三期。通过线上讲堂的形式,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合协作,强化家校共育的意识理念,促进育人合力,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。(学生工作处)